根據香港新報報導,甲狀腺癌死亡率在香港在最近幾年在慢慢降低,但甲狀腺癌發病率卻無下降,對於香港25至34歲的女生來說,更是繼乳癌之後的女性最常見癌病。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說,甲狀腺癌治療的第一選擇是手術切除,但若有有需要,在考慮效益和風險後,病患還是要接受放射性治療,會比較徹底。
香港甲狀腺學會在較早前正式成立,並舉行研討會。學會委員、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說,根據美國癌症組織的數字,美國甲狀腺癌發病率,近年在增加的趨勢中,而在亞裔女性之中,患上甲狀腺乳頭狀腫瘤的比率更佔最高,約在萬分之一點一左右。發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是患乳頭狀腫瘤病例增多,同時是因為目前有較多患者接受普查,如引針抽檢跟超聲波,所以容易找出病人,而所發現腫瘤直徑也相對的比較小,也未必擴散至淋巴腺。正因為能夠及早發現病情,醫生表示香港甲狀腺癌的死亡率在最近幾年在慢慢降低,不過,甲狀腺癌對於香港25至34歲這個年齡層的女性,仍佔女生最常見癌病第二名,排名在乳癌之後,這相信是與女性荷爾蒙有關。在2008年,女生甲狀腺癌新症約五百例,可見此病不容忽視。
醫生指,除遺傳、女性荷爾蒙、食物中碘含量、橋本甲狀腺炎外,幅射,尤其對孩童來說,亦是引起甲狀腺癌的因素。醫師建議民眾多照鏡子,查察頸部有否出現腫脹或結節等異常情況,有任何懷疑,立刻向醫院求診,瞭解腫瘤是惡性還是良性,再進行相應治療。醫師又說,甲狀腺癌治療,多以手術切除腫瘤為優先考量,惟若有甲狀腺仍有殘留惡性組織,原則上病患應盡可能避免放射性治療,可是在評估風險跟效益後,病患還需要使用放射性治療,以杜絕後患。而現時曾接受手術切除腫瘤的甲狀腺癌病人,有八成以上要再加做放射性治療。
Share